MetaTrader 4 是一个强大的外汇交易和技术分析平台

以金融高水平开放之笔绘就合作共赢新图景

  

以金融高水平开放之笔绘就合作共赢新图景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的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全会明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际循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要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这不仅是应时代之变、循发展之律,更是向世界发出共享机遇、共同发展的时代强音。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与血脉,金融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回望“十四五”时期,中国金融业的开放之路蹄疾步稳,成果斐然。从全面取消证券、基金、期货、寿险等金融领域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到优化沪深港通、沪伦通、基金互认等互联互通机制;从

  、路博迈等全球资管巨头设立全资公募基金,中国金融市场的吸引力与日俱增;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也稳步提升,成为我国对外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支付货币,在全球贸易融资和支付体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这一系列成就,不仅是中国金融业自身发展的里程碑,更是中国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生动注脚,为“十五五”时期更高水平的金融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这是全会提出的“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其中强调“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更加健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金融业的高水平开放,是要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在全球金融治理体系中发挥更积极、更具建设性的作用。展望“十五五”新征程,金融系统必将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创新的举措、更稳健的步伐,在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大棋局中勇担使命、再建新功。

  令人振奋的是,一系列更具开创性的金融政策举措已在酝酿之中:大力复制推广自贸区、自贸港扩大制度型开放的经验做法,支持外资机构参与更多金融业务试点;发布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方案,进一步优化准入管理、投资运作等安排;研究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以完善外汇市场产品序列……金融系统将持续加强金融市场和相关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深化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高水平的金融开放,绝非单向的“输入”,而是双向奔赴的“互动”。我们不仅要敞开大门,吸引全球优质资本和金融机构“引进来”,更要鼓励本土金融机构“走出去”,在全球金融治理体系中发挥更积极、更具建设性的作用。应支持那些实力雄厚、治理完善的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以服务

  为导向,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深耕国际市场,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影响力。

  越是开放,越要重视安全。这是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坚守的底线思维。面对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十五五”时期必须把统筹金融开放与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健全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预警和响应机制。完善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做到“放得开、管得住”,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提升监管的穿透性、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同时,加强国际监管合作,积极参与反洗钱、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议题,为维护全球金融稳定贡献中国智慧。

  号角已经吹响,征程就在脚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金融业迈向更高水平开放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金融系统将以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统筹发展与安全为保障,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为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